活性多糖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生物大分子,广泛存在于植物、真菌、藻类和某些动物中。它们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免疫系统,增强或平衡免疫功能,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。以下是活性多糖调节免疫功能的主要方式和相关科学依据:

一、免疫调节机制
1、激活免疫细胞
巨噬细胞:多糖(如β-葡聚糖)可通过与细胞膜上的模式识别受体(如TLRs、Dectin-1)结合,激活巨噬细胞,促进其吞噬能力和细胞因子(如TNF-α、IL-6)的分泌。
自然杀伤(NK)细胞:某些多糖(如灵芝多糖)能增强NK细胞的活性,提升其对肿瘤细胞或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能力。
树突细胞(DC):多糖可促进DC细胞的成熟和抗原呈递功能,进而激活T细胞免疫应答。
2、调节细胞因子分泌
活性多糖可平衡促炎(如IL-1β、IFN-γ)和抗炎(如IL-10)细胞因子的释放,帮助维持免疫稳态。
例如:香菇多糖:临床用于肿瘤辅助治疗,通过刺激Th1型免疫反应增强抗肿瘤效果。
黄芪多糖:可上调IL-2和IFN-γ,改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。
3、促进抗体产生
部分多糖(如枸杞多糖)能激活B细胞,增加免疫球蛋白(IgG、IgA)的分泌,增强体液免疫。
二、应用领域
抗肿瘤辅助治疗:通过增强机体免疫监视功能(如云芝多糖注射液用于肝癌辅助治疗)。
抗感染:提高对病毒(如流感)或细菌的防御能力。
肠道免疫调节:某些膳食多糖(如膳食纤维)通过肠道菌群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(SCFAs),间接调节肠道相关淋巴组织(GALT)。
自身免疫疾病:部分多糖(如低分子量褐藻多糖)可能通过抑制过度免疫反应减轻炎症。
三、研究进展与挑战
结构-活性关系:多糖的免疫活性与其分子量、分支度、糖苷键类型(如β-1,3/1,6键)密切相关。
临床转化:部分多糖(如PSK从云芝提取)已在日本获批用于肿瘤治疗,但多数研究仍处于动物或细胞实验阶段。
安全性:一般毒性较低,但需注意个别多糖可能引发过度免疫反应(如过敏)。
四、未来方向
精准靶向:修饰多糖结构以增强特定免疫细胞靶向性。
联合疗法:与疫苗、化疗药物联用,提高疗效。
肠道菌群互作:探索多糖-菌群-免疫轴的作用机制。
活性多糖作为天然免疫调节剂,具有多靶点、低毒性的优势,但其复杂结构和异质性仍需深入研究。合理利用膳食来源的多糖或药用多糖提取物,可能为免疫相关疾病提供新的干预策略。
点击进入:
相关产品
联系我们 或添加微信:591574114
声明:本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我们深感歉意,请联系我们,定在第一时间删除;
本文所分享的观点,只代表公众的认知,属于营养食品的范畴,不涉及医疗和药物范畴,并不具备指导治疗的意义,相关疾病请咨询专业人士,误用药物产生任何良后果,本站概不承担!